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p>
“心懷‘國之大者’,強化責任擔當,我們要把對祖國的愛寫在接續奮斗的事業中?!边@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振華,在給學生們上課時說過的一句話。馬振華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11年博士畢業后,面對國外更好的發展前景和職務薪酬待遇,他毅然選擇了回國,進入研究所從事水產相關研究,這一干就是12年。在為漁業育種科學研究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他也在用嚴謹、執著和堅守,兌現著對學術、對科研的初心。
打破國內金槍魚人工養殖的空白
馬振華今年42歲,來自大連。2004年本科畢業后,他考上了本?!筮B水產學院的農學碩士,并于2005年到澳大利亞做國際交流生,先后攻讀了澳大利亞費林德斯大學信息技術(計算機)碩士和哲學博士(水產養殖專業)。博士畢業后,他來到位于廣州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就職。自此,他便與海南結緣,從2013年起,馬振華每年至少有10個月都在海南,奮戰在海洋產業科研一線;2016年,他正式被調到海南工作。
據悉,馬振華所在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是我國熱帶海域中唯一常駐的國家級海洋漁業科研機構。自1979年起就圍繞漁業科技開展相關研究。近10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進一步明確,傳統近海養殖方式的弊端逐步凸顯出來,深遠海漁業養殖產業成為新時期海洋產業發展熱點。
“咱們中國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的目標是開發利用這些海洋資源,用人工繁育替代野生捕撈的魚苗,保護自然資源,服務于大眾,為中國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優質海洋蛋白?!瘪R振華說,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海洋魚類繁育和深遠海養殖技術的研究。
在澳大利亞留學時,國內還沒有人做金槍魚養殖,馬振華就想一定要在中國把金槍魚人工養殖出來?!?015年的時候,我們所領導提出能不能做金槍魚養殖這個課題,這與我最初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就接下了這個項目?!瘪R振華介紹,由于國內金槍魚人工養殖起步較晚,相關研究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對于他和帶領的團隊而言,要攻克金槍魚人工養殖這個難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從零開始建起金槍魚的信息庫。為此馬振華帶隊從三亞港出發奔赴南海,克服海上高溫、酷熱、物資短缺、暈船等困難,開啟了長達三年階段性的海上捕金槍魚、養金槍魚的科研探索。
經過近三年的研究,馬振華及其團隊在金槍魚的誘捕轉運、人工養殖、數據收集等領域都取得了較大成果,不但構建了南海金槍魚野生誘魚誘捕、海上運輸、海陸轉運技術體系及配套工藝,還完成了金槍魚人工養殖的大量試驗,并發表了國內第1篇的黃鰭金槍魚生物學的數據。2019年6月,為論證南海金槍魚的陸地循環水養殖可行性,馬振華又帶領研發團隊開展小型金槍魚類的釣捕與陸地循環水養殖實驗。馴化、養殖測試……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首次實現了我國南海金槍魚類室內循環水養殖,打破國內金槍魚人工養殖的空白,為后續人工養殖和繁育等研究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讓課題研究更有說服力,馬振華又將目光投向了外海。2022年,馬振華正式啟動了黃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外海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測試。同年,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在陵水外海首次成功實現了黃鰭金槍魚深水網箱養殖,開展了金槍魚網箱養殖示范,總養殖示范水體6600立方米,黃鰭金槍魚成活率達到75.83%。這既是我國金槍魚養殖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我國金槍魚養殖產業即將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相關研究成果“南海金槍魚類深遠海養殖技術研發示范”獲得第二屆林浩然動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南海金槍魚等大洋性魚類養殖開發與利用”獲得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以科研服務當地,助力南海漁業振興
牢記囑托,執著堅守?!翱葱侣剤蟮乐懒暯娇倳浐荜P心水產種業發展,讓我倍受鼓舞?!瘪R振華表示,下一步,他和他的團隊將致力于實現黃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的人工繁育,構建南海金槍魚全人工繁養技術體系及配套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有感于“科技興盛在于教育”,近年來,馬振華及其團隊積極開展各種科普交流活動,以海洋環保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港口為載體,實現科普工作從研究所走向社會。此外,為了提高駐礁漁民海洋生物保護意識及養殖技能,2022年,馬振華組建三沙服務團隊,為駐礁漁民開展相關知識講座與技能培訓,培訓漁民150人,為當地養殖企業及漁民贈送魚苗20萬尾、貝苗100萬粒,以科研服務當地,助力南海漁業振興。馬振華投身科創、反哺社會的精神,體現了新時期科技人才的使命和擔當,他先后被評選為“廣東好人”、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