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塊1斤,賣得可好了!” 近日,儋州市大成鎮推賽村村民符樹梧一大早直奔花源田文創項目基地。他帶來的一大筐新鮮黃皮果成了“搶手貨”,電子支付頻頻響起的進賬聲,讓他笑得合不攏嘴。
又到黃皮飄香季,2023年儋州市大成黃皮旅游美食文化節暨鄉村振興“消費助農”大集市活動在該基地舉行,吸引近2000名市民游客參與。近年來,黃皮上市初期,儋州都會在“黃皮之鄉”大成鎮舉辦以黃皮為主題的特色節慶活動,為黃皮產業引流帶貨,帶動村民增收。
每次辦“黃皮節”,符樹梧都會帶上自家黃皮參加同步舉辦的消費集市,“大成黃皮的名氣越來越響,我們能賣個好價錢”。但是,“黃皮節”舉辦前,他遇到的卻是另一番光景。
5年前,大成黃皮還默默無聞,少有收購商來村里收購,符樹梧只能將黃皮送到鎮里的市場賣?!按蠖嘀荒苜u2到3塊一斤,即使價格便宜也賣得不好,有些年頭甚至出現滯銷?!狈麡湮嘞蛴浾呋貞浧饛那?,連連搖頭。
短短5年間,大成的黃皮“身價”漲了好幾倍。記者注意到,根據果品賣相,農戶們售賣的黃皮成交價區間在15元至20元/一斤。
大成黃皮是如何走上逆襲之路,有效實現升值的?其實,這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數年如一日持續聚焦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久久為功,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以產業升級振興,蹚出共同富裕新路子?!贝蟪涉傸h委書記陳海云介紹,在儋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鎮系統調研梳理黃皮產業,全力破解產業發展堵點難點問題。近年來,該鎮堅持以打造農業品牌為抓手,突出特色,強化立體宣傳推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打響“大成黃皮”招牌。
同時,產業“頂層規劃”并持續執行落地也十分重要。海南大學農業農村學院博士羅燦說,2021年,該?!盃渴帧贝蟪涉?,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為大成鎮量身定制了全鎮黃皮產業規劃,包括種植、銷售、加工、旅游等。此后,大成鎮以全新規劃為指導,持續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黃皮節”是大成鎮推動黃皮產業發展的推介載體。記者了解到,“黃皮節”活動不只一天,宣傳推介貫穿整個黃皮采摘季,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讓“大成黃皮”熱度持續升溫。
如今,“大成黃皮”已經是大成鎮鄉村振興的一張產業名片,并躋身儋州市九大農業品牌行列。得益于良好的品牌效益,近年來村民種植積極性高漲,黃皮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目前,全鎮種植黃皮超過6000畝,預計今年總產值超過2000萬元。 (海南日報那大7月12日電)